门前那棵桂花树
2023-07-19

◎何春奎

好友乡间别墅落成,向我讨建议。我说,庭前对植桂花树吧,双桂当庭,双桂留芳,多好啊!桂花树树形饱满,四季常绿,集绿化、美化、香化一体,是优良的庭院景观树。

记得一次出小区,一股若有若无的幽香闯进鼻底,润入心肺。好熟悉的味,对!是桂花的香,原来时已至中秋。小区建成时移栽了一些桂花树,靠近大门的那棵十分茂盛,许是靠近水源的缘故,枝叶层层叠叠,密密簇簇,向四周散开,往高处伸展,几年间出落成大姑娘了。青绿的枝叶间,缀着一串串不起眼的黄色小米粒,好似一夜之间长出的。伸长脖子,深嗅这第一波桂花香,套改一句古人的诗,“忽如一夜秋风来,千朵万朵桂花香”,也不知是否押韵?

我生活周遭的桂花中,开得最盛的当数单位大门前侧的三棵桂花树,高大繁茂,枝叶相交重叠。每年中秋前后,金黄的花朵密密层层,在青翠的枝叶间满溢开来、翻滚出来,如同三把高高撑起的“黄金伞”。经行树下,那馥郁的桂香,会将你团团围住,蜜一样的味在身上翻腾。不久,“伞”下便铺满一层层“黄金毯”,煞是惹人爱。我最喜伫立在这“伞”下,凝望、深嗅、沐浴、静思、遐想,“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萦绕着秋天的桂花,香满了唐诗宋词。

怒放的桂花,不止于惊艳的诗歌,亦藏着难以忘怀的美食,母亲手作的桂花糕,软糯香甜,让人唇齿留香……我曾在川北一所偏远乡校工作,住的是简陋的小青瓦房,一排桂花树整齐地站立房前,像哨兵一样检阅台阶下经行的学生。可能受地势高的影响,树干瘦小,叶片稀疏,发育得不甚好。但花事出人意料的繁盛,以至于每年国庆节里都会迎接一场“桂花雨”,这也算紧张忙碌之余的赏心乐事。下午时分艳阳高照,催得桂花愈发浓烈,每一朵都喝足了蜜,校园每个角落都弥漫着迷人的桂花香。我们几个留校的老师手持长竿,仰望树上高挂的桂花,挥着竹竿游走在枝桠间,朵朵金黄、橙黄、朱红,瞬间雨点般飘然而下,铺在地上,趴在头上,栖在肩膀上,钻入颈项中,童年般的笑声充斥着空荡的校园。随后,挑拣、浸泡、蒸馏、调整、陈酿、过滤……等到新年聚会,这自酿的桂花酒出炉了,摆上了迎新宴。我们围坐一团,端着酒杯,谈教育,说课堂,诉展望,互励共勉。轻酌一口,暖暖的秋味渗入心间。

“人闲桂花落”,是诗人的闲情逸致。普通人家门前栽桂花,寄寓了“家兴人旺”的朴素情感。乡村振兴,人心所向。不久前,回老家改造旧房,网购了十多棵一米来高的桂花树苗,房前菜地里,挖了深坑,施了足肥,浇了透水,满怀期待和喜悦种了下来。一个多月后回家,却只三四棵顶端发出了嫩芽,其余的肉眼可见地干枯。心中难免失落,想一把扯掉,但母亲劝我等一等。上次回家掰嫩玉米,发现之前垂死的树苗,在玉米苗的荫蔽下,竟然都从枝条底部长出了青绿的叶片,着实令人惊喜,一种期望也在心底潜滋暗长。

读到一篇文章,说桂花的开放不但要看时令,还需要时机,高温的“蒸”后加上低温的“激”,才会催发出满怀的幽香。不由得想起母亲的叮咛,“慢慢来,会更好”,朴素的话语,深刻的人生。美学大师朱光潜曾说,“一切需要时间沉淀的美好,都值得我们耐着性子去等待”。

是的,像门前那棵桂花树,学会等待,学会沉淀,过最好的人生。

1_509_2563_1764_3504.jpg

何春奎西充人,教育工作者,有文学作品见于《潮头文学》等。

悦分享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桂花树不仅是秋日流香的“风景树”,也是历史长河里的“文化树”。川北老家的人们,尤其喜爱桂花树,街道两旁的行道树,单位门前的风景树,城市小区的“当红”绿植……桂花树以其精致的树形、浓郁的花香、丰厚的人文积淀,投射着人们对吉祥幸福的文化表达,寄寓了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镜像,站成了我们心中的一棵好树。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