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诗章
2025-03-25

本版诗作是今年2月《星星》诗刊“城市一对一”创作交流周活动的璀璨成果。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作家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吟咏南充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他们的笔触细腻而富有诗意,既有对南充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深刻感悟。我们特此呈现,以飨读者。

——编者

南充印象(组章)

◎牧风

阆中行吟

抵达巴蜀大地,二月料峭的风时时袭来,将我陌生的目光跌落进一片青绿之地,蜀乡深处水汽盘旋上升,远处山色空蒙,四野竹林挺拔,榕树葱茏,蜡梅绽放,是一片心灵的安放之地。穿越川北脊梁,我在青山如黛和缠绵细雨中初识阆中。

仿佛穿梭在东汉时的灵秀之地,古城宛如圣境,邀来仙客如云,烟花繁盛,人流如织,似有汉桓侯张翼德飞越古楼和香阁亭榭,将偌大的巨臂从三国恢宏的故事里顷刻伸展而来,芸芸众生瞬间震撼于绝世英雄的惊世豪情,将那蜀地传奇演绎成千年绝唱。

濒临古街的川北道署衙门似在诉说清末与“民国”的故事,而不远处群贤毕至的贡院,则向游人讲述清朝学子求取功名的艰辛和轶事。

似有烟雨蒙蒙,连绵不绝萦绕古楼边纵横的古街古巷,与生俱来的念想随风袭来。我攀梯而上,伫立阆中的制高点,俯瞰整个古城区,似置身两千年古都,在汉唐的厚重册页中翻捡着三国的烽火战事和大唐袁天罡神秘的星象观测。

倏忽间,三角梅和绯红的蜡梅香味浓郁,四溢弥漫,银杏树粗壮的身影已穿破历史烟云,把阆中的今古传奇捎给当下的人间过往。

嘉陵江畔

需要用一生去认识一条久违的江水吗?在夜幕降临的刹那间,一条江以沉静的姿态迎来一群雪域缪斯的儿女。

远眺一串串闪亮透光的江船渔火,我独自伫立江边,静听远处汽笛轰鸣,天穹上不时划过带光的飞行。其实在夜深人静时,我已打开南充的窗棂,在微醉中邀来书写《三国志》的陈寿和观星定二十四节气的落下闳跨越千年,在今夜我旅居的客舍促膝长谈,时饮时吟,而我一个陌生的游子,在旁边倾听鸿儒訇然发声,犹如黄钟大吕。

晨曦里沿江前行,两岸晨练如潮,江中百鸟齐鸣,波涛如丝绸滚动,诗意如蚕桑铺展,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横陈三百里嘉陵江水,让人顷刻脑门洞开,神思飞扬。

那陇上白龙江如同一条飞动的哈达,在我冥想的眼眸中突然汇入凝重的嘉陵江,融入南充每一个灵动而清醒的神经。我把灵魂的触角伸向那近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里,与诗友们一同触摸和探寻二千多年古老文明的传承。

汉赋中唤醒的名字

我从《子虚赋》千年的吟唱里初识你,从《上林赋》最高的境界里走近你,走进《凤求凰》的故乡。

我从临近嘉陵江的周子古镇认识了你。站在那烟波浩渺的古渡口,那百里江水碧波涌动,如绸凝练,停泊在岸边的古船,晃动着汉时的舷影,月光下浣洗纱衣的小女子,迈动纤细的身姿,唱着你写给蜀地的《难蜀父老》,伴着渔火星光,瞬间幻化成啁啾鸣动的飞鸟,恍如隔世的一段倾诉。

历史册页中那个璀璨的名字,是从汉赋里唤醒的,在初春雨水的浸润下渐次清晰,随着滚烫的文字凸现出来。

我想那千年以前的翩翩少年,穿过周子古镇,在龙角山的青石阶上,在白塔晨曦的钟声里,千年风流才子在凤山上长袖舒展,鼓瑟而鸣,一曲《凤求凰》沿着广袤辽阔的水域流传千古。那佳人在西汉的史卷中飘逸而出,在这蜀北灵魂摆渡的故乡绘制出荡气回肠的爱情巨篇《美人赋》。那栈桥的月影,花海边的笙歌晚唱,那草滩平湖的鲜活生动,在南充的每一个角落拨动着司马相如吟唱给卓文君的声声情歌。

从丝绸的源点出发

把目光聚焦在川东北,丝绸之路南起点上熠熠生辉的南充,由十颗璀璨的明珠组成,随处散发着明亮睿智的慧光。奔腾而过的嘉陵江养育的数百万儿女,宛如那柔软的丝绸一样,美艳中荡漾着聪慧和柔情,在1.5万平方公里的大美身躯上,用一架架古老的器具,把一代代南充人丝绸的技艺和千年的文明编织进那片肥沃广阔的土地和宏阔的胸口。

一艘艘南来北往的丝绸之船在古老的码头扬帆起航,一路传承着华夏悠长的丝路文明,用一双双深邃的眼眸和灵巧的手指见证千年绸都的沧桑巨变和历史文脉。

那一棵棵伫立千年的古桑树散发着浓郁的桑椹之香,映照着丝绸源点的遥远传说和千古桑蚕的历史蜕变。

仿佛聆听到川江号子自嘉陵江边高亢地一声声传来,那沿江的商船如同一支亘古悠长的古笛,在历史和现实中吹奏着一江春水。

从丝绸的源点出发吧,带着南充人的似水柔情和铮铮傲骨,带着司马相如和落下闳、谯周、陈寿的千年气度和如椽大笔,俯身大地,感悟乡愁,虔敬地把每一个坚韧的身体和厚实的脚印留给诗和远方。

牧风本名赵凌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协副主席。

南充行(组章)

◎阿垅

宋白塔

一些人来时,晨钟暮鼓就在那里。

一些人走了,暮鼓晨钟还在那里。

漫卷而过的风尘,从不问生死。

一江东流之水,从中能打捞出以往的慈悲么?

燕子衔来春泥,在百姓檐下筑巢,明媚的一瞬,可以循环往复。

灯火阑珊处塔影绰约,根深蒂固的初衷犹如一朵莲花。

毋庸置疑,在鹤鸣山的最高处,它一直在等——

所有的明天,成为烟霞上的今天。

陈寿与万卷楼

初春的玉屏山正在翻新枝叶。

我们来时,雨雾恰好散去,翠绿的毛竹吐纳出沉稳的苍劲之气。

隐居,读书,在腹中行万里路。

江上渔火点点,窗外飞花旋即而落。掩卷之际,也是风云重现之时。

浓墨研出忠义。

笔尖悬停处有战马嘶鸣。

没有什么比摇曳的油灯,更能靠近分久必合的家园了。

有人说:你能写出《三国志》,却写不好自己的一生。

有时我们听到的,并不是我们亲眼所看到的。

断戈浴血,镇纸无语。

绿锈蒙上青铜的酒觚。

楼阁上有万卷诗书入榻安寐,那是怎样的一个场景:

它们在时光之上悄无声息,却在我们想象的内心鼾声如雷……

记录人生的皮影

上好的黄牛皮韧劲十足。

雕刻出的人物还需打磨、上色,才能栩栩如生。

上演的形象,都有名有姓,不能混淆。

就如同你我,除了性格,连走路的姿势都有所差异。

就如同阆中和南部的皮影之王,牵儿带女,经历了不同的故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壶老酒,自带五谷的酱香。

荧光灯下,乐器一响,竹竿跳动,提线在唱腔中律动。

有人跟着泪流满面,有人跟着破涕为笑,还有人跟着远走他乡。

回过头来,再看看——

我们投在地上的影子,从不开口说话。

皮影,中国式的老电影。

用另一种方式,来记录我们戏里戏外的人生。

川北调:亮花鞋

咿——,哇——。

方言的女声,躲闪在一块蓝花布的后面。

这样发音,不见身影。

映入眼帘,一群白皙纤细的裸足。

你推我搡,争抢一只难为情的花鞋。

虎头瓦当,纸糊窗棂。

灯下,红豆寄相思,剪刀展飞翅。

穿过针孔的爱慕牵引丝线。

量一量尺寸,刚好是三寸金莲。

与二月的油菜花相映成趣。

青山绿水,农家敞亮的美中透着惊艳。

踮足拾级而上,蜜蜂与蝴蝶闻香而来。

阿垅本名王卫东,中国作协会员。

游六合丝厂记

◎扎西才让

历史是用来资治的———

百年前,南充市高坪区。

民主革命家张澜与盛克勤、王理臣、李锡中、聂森森、王行先、李书五等六人,集资白银五万两,创建六合丝厂。

六合:天地四方,包容并蓄。寓意深远的起名,欲实现“实业报国”的理想。

六合丝厂生产的生丝,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翌年,“金鹿”牌蚕丝再获金奖。

南充丝绸,自此走向了国际舞台。

今天,我以新时代怀旧者的身份,来到厂里,在绿皮火车的汽笛声中,大厂的风霜频频浮现,大厂的荣耀一一闪现。

巨型桑树还未迎来舒展蓬勃枝叶的季节,就已经让我这样的游客,生出无限的向往——

向往凡夫俗子的追求,

向往平凡日子的美好,

向往宝贵生命的牺牲……

以至于渴望以作茧自缚的壮举,来实现破茧成蝶的奇迹!

——历史,不仅仅是用来资治的,显然也是用来自救的。

对我而言,除此无他。

扎西才让本名杨晓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

非虚构的南充(组章)

◎岗路巴·完代克

无数星星

天上有无数颗星星,不只有青春、爱情与诗歌,还有雨水酿成的酒花在闪烁。

一颗星挣脱夜空,跌落在洇湿的纸上,以崭新的语言开始幻想。

或许我们都是最后一批写诗的人,却用烈酒与豪言,将诗歌刻进滚烫的胸膛。

春之邀约

属于诗的春天被雨雪淹没,仅凭想象无法唤醒沉睡的生命。

南充的清晨在未亮透的天色里低语,雨水早已漫过果城的屋檐。

此处的风裹着凉意缓行,一捧春风正在诗行间踮起脚尖,跳起寂静的圆舞。

夜雨潮生

嘉陵江的夜色如年轻女子,从催眠曲中苏醒。

波光在暗处漾开忧伤,清醒与沉沦交替更迭。

梦里风起雨落,潮湿的空气凝结成温柔的形状,像未写完的信笺悬在黎明之前。

春汛笔记

南充的春天来得太急,被灵感点燃的诗意漫过堤岸。

果城的繁华里,冷暖交织的不仅是天气,还有时光的轻叹。

这场始于城市的春日邀约,最终化作雨声,淅淅沥沥地模糊了所有语言。

海拔诗行

怀揣着低处的情愫,从高原到平原一路写诗。

雨水将文字打磨得温润,灵感在海拔落差间渗出光泽。

自雪峰到江畔,几千公尺化作几百公尺的潮湿,思绪如绿枝,在雨水中恣意蔓延。

岗路巴·完代克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美酒:稻谷与水的涅槃

◎禄晓凤

在时光的阡陌上,稻谷,是嘉陵江写下的十四行诗。

秋日,金黄的色泽如夕阳余晖,晕染了整个田野,一粒粒沉甸甸的谷穗被收割。

每一粒都是被时光雕琢的璞玉,饱满而温润。经过一番打磨和历练,最终一些优质稻谷被眼睛送回粮仓,带入古朴的作坊。

洗、蒸、煮、搅、压,在完成一系列动词之后,稻谷归于平静。热气腾腾中,它们的灵魂仿佛被唤醒,在与酒曲充分交融后,酝酿于时光深处。

当琼浆酿成,清澈的酒液,便倒映出岁月的奔波和光影。

轻抿一口,大地的气息、江水的甘甜、稻谷的芬芳、农人的汗水、酿酒师的笑靥,逐一在舌尖散开,化作一股暖流,缓缓流过生命的春天。

酒,醉的,不仅是口腹,更是情思。品的是生活的酸甜苦辣,悟的是生命的悲欢离合,感的是人间烟火的安暖甘甜。

丝丝入口,醇香绵厚。

每一滴酒,都藏着稻谷的过往,承载着农人的期许,更流淌着岁月的深情。

它们潜入酒槽,飞上屋梁,飘入云端,卷入闹市,远渡重洋。最终落地千家万户心头……

稻谷与水,是大地与岁月的结晶,是生命与自然的和鸣。它们在四季的轮回里演绎着生长、收获、沉淀、升华的传奇,让每一粒稻谷都成为一首永恒的散文诗,在时光长河中浅吟低唱,永不落幕……

从无到有,向死而生。在从水到酒的升华与飞跃中,稻谷便成就了一生的梦想。

在尘世,我们都是一颗颗稻谷,只有达到类似嘉陵江水那样的厚度和纯度,才有资格被酿成流芳千古的美酒。

禄晓凤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南州作家协会副主席。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