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酒香
2025-01-09

◎石璐

记忆中的那些难忘的味道,是下雨过后,穿着白网鞋踏在泥泞的山路上时,鼻尖萦绕的青草芬芳;是炎炎夏日,汗流浃背地回到家中,妈妈端上来的一碟青椒皮蛋,以及我最钟爱的那一碗凉稀饭。

而爸爸,则有自己的喜好。他会在杯子里倒二两白酒,就着花生米和皮蛋,和我们聊天。听爸爸说,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家里四个孩子,常常吃不起饭,更别提读书了。可是他偏偏是那个被老天眷顾的孩子,既聪明又勤奋,天不亮就起来背书,这些都是为了实现那个“鲤鱼跃龙门”的梦。因为交不起学费,休学期间他甚至在田里边干活边看书。奶奶虽然没文化,但到底是明白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儿,她从亲戚家东拼西凑借来钱送爸爸去读书。后来爸爸复学时竟然考了全校第一名,再后来,爸爸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

爸爸说,当时那么拼命地读书,没什么伟大的梦想,只是为了让生活过得好一点。奶奶很辛苦,既要干农活又要带孩子,爸爸是家里的大哥,自然想争气以后挣了钱就可以帮衬家里。我问,爷爷挣不到钱吗?爸爸笑着说,爷爷心态好得很,只要挣到了钱,就去镇上买酒喝,经常喝得醉醺醺的才回家。爸爸笑着调侃说,在他心里,好像喝酒才是头等大事。我听着有些愤愤不平,爸爸和姑姑们常说小时候经常饿肚子,怎么爷爷不把喝酒的钱节约下来给孩子们买点吃的呢?可是,不管爷爷怎么样,好像一点也不妨碍爸爸对他的想念。

爸爸说完这些事,又给自己的杯子里倒了些白酒,把盘子里糖心最多的皮蛋挑给了我,说:“要是你爷爷还在,酒肯定给他管够。”

爸爸是上世纪70年代难得的大学生,那个时代被称为“天之骄子”。因为小时候营养跟不上,爸爸上大学时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直到念大学靠勤工俭学才改善了生活条件,个头长到了一米七。后来,爸爸凭借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了一片天地,生意还算成功,赚得了一些财富,让我成为了一个不用为吃穿发愁的小女孩。然而,爷爷走得太早,这让爸爸很是遗憾,他再也没有机会给他的爸爸买酒喝。

后来,爸爸也养成了每天喝二两白酒的习惯。我不知道这是否受到了爷爷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在那二两白酒的陪伴下,爸爸或许正深深地思念着他的父亲。

我考上的大学在离家两百多公里的城市。期间结识了许多好朋友,每当夜幕降临,约上几个好友,就爱去学校后门的“骆姐豇豆面”坐坐。卤菜、毛豆、凉拌耳片……都要来一点儿,当然最必不可少的就是骆姐自酿的梅子酒。这是我与二两梅子酒的渊源。

梅子酒,喝起来甜蜜可口,一杯下肚如同品尝清凉的饮料,令人心旷神怡。一杯接一杯,一瓶接一瓶,随着酒劲逐渐上涌,那种晕乎乎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要起舞。在这间小巧的店铺里,一次次相聚,一次次离别,这里承载了我们的友情,见证了我们的爱情,也目睹了我们的青春岁月。毕业之际,在这里喝醉后的欢笑与泪水,都伴随着梅子酒那甜甜的滋味,渐渐融化在夏日炽热的微风之中。

父母不愿我远行,我放弃了去国外留学的机会回到家乡,看着嘉陵江畔的城市灯光一盏盏亮起来,心又明亮了些。

真美,我在心里说。

下班回到家,妈妈熬的凉稀饭已端上了桌。爸爸还是和往常一样,倒了二两白酒在杯子里。他的发丛中冒出了稀稀疏疏的银丝,我心里想,以后有我陪着你们呢。

爸爸喜欢边吃饭边喝酒,遇到生活不顺的时候,他总会喝点酒去开导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苦与乐。这酒,有时候是意气风发时的助兴剂,有时候也是抚慰心灵的忘忧药。我感觉,这酒似乎变成了他的好朋友。

小时候闻到的浓烈的白酒味,和爸爸喝的酱香酒味道交杂在一起,让我对酒始终怀着特别的感情。李太白的那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我每次笑着向朋友介绍酒文化时必须用到的台本。

尽欢,尽欢。或许是由于家庭的影响,我深信人生应当充满“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

珍惜当下,享受生活,就如同爷爷结束农活后,那杯必不可少的醇厚白酒,带来片刻的放松与满足;就如同爸爸杯中那如同知己般慰藉心灵的酒香,给予心灵的抚慰。

于我而言,这二两酒,是与朋友们谈笑风生的快乐多巴胺,是伤心失意时足以慰风尘的解药,是遇到困难时笑对人生的积极心态。

十月的风,吹来一阵阵桂花香。我心血来潮要酿桂花酒,爸爸则在树下拿着簸箕帮我接桂花。

这二两酒,是爷爷和他的父子情,也是他和我的父女情。

石璐南充市作家协会税务分会副秘书长。


最新推荐